专题专题

碧桂园在“大山开会的地方”种下生机 甘肃东乡县扶贫萌发新希望

2018-10-24 09:53 新华每日电讯 刘学奎、陈琰泽

在“大山开会的地方”种下生机

自古“苦瘠甲陇中”的甘肃东乡县,在脱贫攻坚中萌发出新希望

  ▲这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地形景貌(2015年2月14日摄)。新华社发(郭得侠摄)

张韬开车行驶在从兰州到东乡的县道上。县道在山腰上盘叠向前,左侧是深邃的山沟,右侧是陡峭的土坡,再远些,便是层层叠叠一望无际的群山。

  今年甘肃多雨水,给原本浑黄的山岗缀上点绿。“没雨的时候啊盼雨,雨多了又怕雨,”正说着,转过弯前方又是一处道路塌陷。张韬熟练地减速绕过,接着说“这里的黄土遇水就成泥浆,一下雨坍塌滑坡很常见。”

  车后座的李锴佩笑着说,“所以我刚到东乡时,韬哥第一句话就是‘先买保险’。”车上几个年轻人都笑起来。

  东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也是甘肃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县。由于群山环绕,被称为“大山开会的地方”,是甘肃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难点。今年4月以来,碧桂园集团发挥企业担当,派出一支14人的扶贫组扎根东乡,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助力脱贫攻坚。

东乡扶贫:甘肃脱贫的“最后一关”

  东乡位于甘肃省东部,距离省会兰州117公里。这里土地贫瘠,沟壑纵横,自古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苦瘠甲陇中”一说。

  据东乡河滩绿色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林世忠介绍,东乡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干旱、人口居住分散等原因,贫困的发生具有典型性和必然性。2017年,全县总人口3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高达29.2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908元;有深度贫困村2个、贫困村159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9.4%;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5450户,贫困发生率25.4%,较甘肃省平均水平高15.8个百分点,是甘肃脱贫攻坚路上的“最后一关”。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走“亲戚”。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沟如其名,村子便处在山崖的深处。过去,进出村子全靠一条时有时无的土路,这里干旱缺水,没有产业,村民生活困难,全村136户人家,贫困发生率高达96%。

  习近平来到村民马麦志家,坐在炕头与大家唠家常。在了解到布楞沟的贫困状况与致贫原因后,总书记嘱托:“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说干就干,经过三年努力,如今的布楞沟已经大不一样——土路变成了敞亮的双车道水泥路,而从村口经过的折红省道也将于2020年通车,从此出山不再困难;驴拉水桶变成了直通每家每户的水龙头,从此喝水不再困难;扶贫车间进村,妇女在家门口打工,一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村民们统一搬进了新居,院子宽敞房间明亮,好日子也指日可待了。

  林世忠说,看到自然条件最差的布楞沟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干部们更加坚信,在‘大山开会的地方’扶贫,只要努力,只要方法得当,没有什么不可能。”

教育扶贫:虽非立竿见影,终能扭转乾坤

  张韬一行人的目的地是东乡县龙泉镇。9月底,碧桂园援建龙泉学校的两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刚刚交付使用。作为集团驻东乡扶贫组组长,张韬还要就校舍交接与学校作进一步协调。

  龙泉镇并不大,前后似乎只有一条街道,路的终点也是最高处,就是龙泉学校。由于校舍施工,学校推迟了一个月开学。记者来访恰逢开学第一天,操场上到处都是抱着新书的孩子。操场四周,新校舍施工正在收尾,崭新的外墙在灰黄的群山掩衬下十分亮眼。

  龙泉学校是镇上最大的完全学校,包含小学和初中共9个年级,共有1119名学生。校长唐彬介绍,原来校舍老化并且拥挤,近年来随着县里控撤保学工作推进、居民集中安置点建立、教育观念改变等原因,学生数量激增。然而直到去年,学校仅有16个教室,“有时一间小教室坐了60多名学生,一间宿舍塞了41个孩子,校舍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心病’。”

  今年4月12日,碧桂园集团来到东乡调研,第一站就选在经济基础较弱的龙泉镇。“了解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我们当即就决定,在东乡扶贫的首个项目就定为改善龙泉学校的基础设施。”当时带队调研的碧桂园集团兰碧区域总裁渠晨曦介绍,碧桂园集团十多年来在教育扶贫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因此深知教育对贫困地区的重要性。“虽不是立竿见影,长此以往却能‘扭转乾坤’——这也是选择龙泉学校作为集团东乡扶贫首站的原因。”

  项目一旦敲定便迅速推进。4月12日调研,4月16日专职扶贫队正式入驻龙泉镇,10月12日举行龙泉学校交接仪式,三栋校舍交付使用,总用时仅半年。援建后的龙泉学校可针对龙泉镇及周边5个乡镇扩招200名学生及提供全校各科所缺的功能教室,并解决316名学生的住宿问题。

  “新校舍的启用,解决了学校十年内教室不够用的大问题。”看着新教学楼,校长唐彬欢喜都写在脸上。

  此外,在教育扶贫上,碧桂园还拿出100万元成立助学基金,持续三年资助全县贫困户学生完成学业。此外,他们还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班,免费培训拉面、电焊等实用技能。“民营企业的加入为我县的扶贫工作作出有益补充。”林世忠这样评价。

产业扶贫:把东乡羊变成老百姓的脱贫羊、致富羊

  离开龙泉学校,没来得及吃午饭,张韬一行便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点,位于汪集镇的优尔塔东乡羊养殖基地。

  东乡独特的气候,使得本地喂养的小尾寒羊肉质细腻、含酸量低,用本地羊制成的特色手抓羊肉吃起来没有膻味,广受市场好评。

  然而好名声却无法变成老百姓的“真金白银”。张韬说,东乡羊虽然知名,但由于本地经济落后,羊产业并未形成规模化,往往是农户自养自卖,利润有限。“东乡作为养羊大县,甚至连一个冷链厂都没有,导致羊肉无法出省,极大地限制了东乡羊品牌的发展。”

  发展冷链系统,成为打开东乡羊销路的当务之急。从头办厂不现实,思量再三,碧桂园集团决定联合厦门湖里国投集团共同帮助本地规模最大的养殖场优尔塔合作建厂,将贫困户养殖的羊统购统销,再依托碧桂园的凤凰优选、碧乡等渠道,借今年双十一把东乡羊肉卖到全国。

  穿过成排的羊舍与羊羔好奇的目光,落成不久的冷链车间坐落在养殖场一角,马成海是养殖场场长,他兴奋地把张韬一行引入厂房中。“这一块以后做切割,这一块以后弄包装,还有这边,以后是冷冻仓储。”厂房刚装修完,许多设备还没到位,显得有些空旷,但马成海仿佛已经看到开工后的火热情形。他说,羊肉在经过分割冷链处理后,利润能增加20%到30%,平均每头羊能多挣200元。“冷链厂还能额外吸纳部分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一举两得。”

  在产业基础薄弱的东乡,像肉羊养殖这样既有一定基础,又能快速见效的产业并不多,“因此更要集中力量,把咱们东乡羊做成老百姓的脱贫羊、致富羊。”张韬说。

  在冷链车间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山的那一头,龙泉镇拱北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产业加工基地也正在加速建设中,工程车辆进进出出,山顶土地已被推平,一栋栋厂房民居已初具规模,其中东乡油馃馃食品加工厂更是投产在即。

  “拱北湾安置点身兼移民安置和产业加工两个功能,将人口和产业集中起来,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收入比务农高得多,脱贫就自然而然了。”负责拱北湾工程全局的龙泉镇党委书记杨志君说。

  在布楞沟旁不远,村道与省道交汇处修建了一个观景平台,登上平台便能俯瞰布楞沟全貌,周边如波涛一样的山峦和成排的布楞沟村民新居尽收眼底。“谁能想到在风光如此壮美的地方,也孕育着贫困;谁又能想到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也萌芽着脱贫的希望。”张韬感叹说。

责任编辑:郭俊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