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

发审委换届在即 IPO审核从严料将持续

2018-12-06 08:15  证券时报网

随着新一届发审委候选人名单的出炉,“超龄服役”2个多月的第十七届发审委大概率在本月卸任。从发审会规则的修订,以及IPO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发审委委员组成来看,多位业内人士预期,新任发审委的审核松紧度或将延续此前标准,不会降低,会更注重企业的技术指标,而IPO审核过会率或有小幅回升。

IPO生态环境变化

11月27日晚,证监会发布了第十八届发审委委员的候选人名单,53位候选人中将选出35位正式的发审委委员,按照7天的公示时间推算,不出意外,12月资本市场将迎来新一届发审委,这也意味着第十七届发审委委员在“超期服役”2个月后终于卸任,他们的“最严审核”让IPO生态环境出现了显著变化。

自去年10月1日第十七届发审委上任以来,55%的IPO过会率把不少不符合A股上市标准的企业挡在了资本市场门外。在发审委履职初期,IPO过会率一再走低,部分工作日的审核通过情况甚至接近“团灭”,他们被市场称为“史上最严发审委”。

从数据来看,第十七届发审委审核更重质量,其审核过会企业营收净利规模同比均更高。第十七届发审委期间审核的过会企业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会前一期的归属净利分别小于8000万元、5000万元、3000万元的家数占比分别为5.7%、2.1%、0.0%,明显低于第十六届对应比值20.5%、4.2%、1.4%,各板块过会企业盈利能力均明显提高。

在提高过会企业质量的同时,发审委还审核提效,让IPO审核周期持续缩短。2016年至今,IPO受理日至上会日周期明显下降,2016年新股平均审核周期为625天,2017年为570天,2018年初至今进一步缩短至430天,相比2016年降幅达31.16%,审核显著提效。从行业分类来看,第十七届发审委期间大部分行业审核周期更短,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受理日至上会日仅42天。

审核效率的提升也让监管层在考虑二级市场承受力方面更加从容。统计显示,截至12月5日,证监会共核发91张IPO批文,基本每周五下发批文成为惯例,市场平稳时发行规模大多不超50亿,市场波动时发行规模在10亿以内。监管在发行节奏和发行规模方面考虑了二级市场的承受力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IPO生态的变化,让此前“不管是否达标都赶着排队登上IPO通道的企业”自觉地撤回了材料,让此前“不管质量都争抢着收揽项目的中介机构”自觉地自我审视更加强调勤勉尽责,让此前“市场对IPO的扩容恐惧”逐渐地理解为常态化发行有利于市场进出有序。

业内预期

审核标准不会降

从发审委规则的完善到发审委委员结构的变化,业内普遍预期发审审核逻辑变化不大。

此轮对发审委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将发审委人数由66人改为35人,强化发审委委员的监督管理,完善委员解聘的规定,允许委员参加初审会,进一步规范发审会取消的工作流程。关键的是增加了暂停委员履行职务的管理措施,建立对发审委委员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监督机制,明确委员的解聘不受任期是否届满的限制;允许委员参加初审会,增强审核程序的一致性和透明度;证监会可以对发审委实行问责制度。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种种修改都是为了提醒委员慎用表决权,规则的变化可能会使委员投赞成票更加谨慎,新任发审委的审核松紧度或将延续此前标准,不会降低。

加之公示的53位发审委委员名单,增加的是来自“一线”的监管人士和从业人员,券商、基金公司、保险资管、高校、资产评估机构、保险资管的候选人不再在名单之列。证监会派出机构候选人多为各地方证监局调研员或处长,基本有会计师或经济师等资格认证,所学专业和法律、审计、会计、经济相关;沪深交易所的候选人均为副总监级别,所学专业和金融、工商管理、会计和经济法相关;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候选人不少有20年以上证券业务经验;来自律师事务所的候选人最少也有13年证券业务经验,实属“经验派”。

从发审委委员选取结构来看,申万宏源分析师林瑾认为,未来的监管关注重点将更多倾向于关联关系或潜在利益输送、经营稳定性与独立性、财务指标异常、会计核算是否合规、商业合理性与真实性等方面,更侧重技术指标。

截至2018年11月29日,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80家,这较此前近700家IPO堰塞湖峰值时明显减少。林瑾指出,按照目前的进程,至2019年6月IPO排队企业或降至100家左右,而随着在审项目的持续减少,审核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即报即审”时代不远将至。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在新的发审环境下企业“带病”上会现象明显减少,上会企业质量提升,预期审核过会率或有小幅回升。

另外,在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的浪潮中,会有更多具有新经济、新技术等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这给A股的发审生态将带来更多的变数。

责任编辑:梁艳红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